注册 | 忘记密码

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871-5521259 云南分校
【导读】2013年云南国家公务员公文写作疑点解答汇总(八十六)



2013国考交流1群:196993083        点击查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六)正反对比——“泾渭分明”

它是“公约”、“守则”的基本结构形态。如《天津市民守则》,左边并列“十要”,右边并列“十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上也是按照正反对比方法安排的结构,这种正反对比结构形态的特点是:在提出正面要求,即倡导做什么的同时,伴随着指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不应当有的行为,即把正反两事物放在一起对比交代,所以叫作“泾渭分明”。

(七)分层并列——“孔雀开屏”

它是“综合性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工作会议纪要”、“讲话稿”及内容复杂一些的“决定”、“决议”常用的一种结构形态。所谓“分层并列”,即将所叙之事、所言之理、所发之论,以一篇公文的主旨,好它的基本观点、中心思想作“轴”,分作几个角度即几个层次相对并列展开,在每一个层次的上面,通常或是有一个独立的小标题,或是有一个用三个字格组成的(一)、(二)、(三)。这种结构形态,很像一个折扇展开后的半圆形扇面,又似“孔雀开屏”,它所反映的公文思想是横向展开。例如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公文,都是这种结构形态。

(八)层层递进——“步步进逼”

所谓层层递进,是将所说的事理,按照由浅到深、由低到主、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窄到宽的差别,一步一步地加以表达。下一个层次是上一层次的持续与发展,上一个层次是下个层次的基础与前提,形成步步进逼的局面。这种步步进逼,有的是按时间前后顺序安排组合的,例如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决议”、专门性的“调查报告”等;有的是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安排组合的,如“情况通报”、专题性的“工作报告”、“检讨报告”等,有的“请示”通常由“为什么要请示”与“请示什么问题”两大内容组成,“计划”通常由先写“做什么”,后写“怎样做”两大内容组成,这些都属于按事理层次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形态的优点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合乎自然。


(九)问题相扣——“珠联璧合”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要求人们写文章、作演说、著书、写报告,“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39页)。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对公文珠联璧合结构的极好定义。

公务活动运转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作为完成公务活动工具之一的公文,也必须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形成了公文的内在逻辑形态。一篇公文,如果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那叫“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如果只分析、解决问题而不首先提出问题,这叫“无的放矢”,无从谈起。公文的这种内在结构形态,如果我们把“问题”视作“珍珠”、“壁玉”,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是“珠联璧合”,从而使一篇公文达到内在的结构美。

以上充分反映了公文的结构形态是多彩多姿的。其中前六点,大体上反映了公文形态的外在美,后三点则说明了公文结构的内在美。正是这种外在与内在的有机结合与运用,才全面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结构之美。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云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考试
  • 热门专题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申论批改

申论热点写作--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中的一种形式表现,网络问政即指不按传
我要参与已有357人参与

模考

在线客服 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