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忘记密码

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871-5521259 云南分校
【导读】2013年云南国家公务员公文写作疑点解答汇总(八十七)


2013国考交流1群:196993083        点击查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三)委婉幽默之美

公文用语也是很讲究委婉的,即用语婉转、含蓄,外柔内刚,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幽默对公文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公文的生动性,做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委婉幽默都是讲究语言艺术的表现,显然是一种美。在一次记者执行会上,一位记者问当时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中国最近打落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用的是什么武器?导弹吗?”对这样一个涉及军事机密的问题,陈外长幽默地做了如下回答:“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引得在场记者哄堂大笑。

在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大量公文中,有关幽默的用语比比皆是。例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段话,讲得非常诙谐:

“不错,‘剿共十年’‘剿’出了一个‘一党专政’,但这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政,而在‘剿共’四年(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之后,就已经‘剿’出了个一‘满洲国’,再加上六年,至一九三七年,就把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又‘剿’进中国本部来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81至682页)。毛泽东同志把“剿共十年”中的“剿”字抽出来单独多处使用,从而使用语富于幽默,十分生动。


(四)抑扬结合之美

公文中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体现对事物评价的全面性,增强说服力,使人信服无疑,往往采用要批评而先表扬或要表扬而先批评的做法,一般称这种做法为“抑扬”。例如:

“党的十一民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是正确的。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经济建设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已经获得显著成就,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工作正在有效地取得进展,城乡人民的生活也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党的纪律有所加强,党的作风有所好转。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政治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阴暗方面。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近两三年来,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盗窃国家和集体财产等严重犯罪活动有了明显的增加,在少数地区、少数人员中还相当猖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这段话就是欲抑先扬。“但是”之前是“扬”,其后是“抑”。公文用语的“抑扬结合”,不仅使用语逻辑严密,顺理成章,起到易被接受的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辩证的全面观点,有利于全面认识事物。

(五)形象生动之美

形象具体,寓于生动,也是公文用语竭力追求的一种美。公文写作中讲的形象,固然不能与文学写作中的形象化相提并论,但在不失庄重的条件下,也很注重形象具体,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如在公文用语中,从外界(医学、科技及日常生活用语等)引进不少术语,通过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所要表达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还要注意使用一些成语、歇后语、典故及一些富于哲理的趣味性语言,以增强公文用语的生动性。例如用“红眼病”比作“追逐金钱,嫉妒别人致富”的人;用“输血”比作“源源不断的救济”;用“首脑”比喻“国家、政府的领导人”;用“伯乐”泛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领导干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文件中出现的“摸着石头过河”、“上山摘桃子”、“米袋子”、“菜篮子”、“借船出海”、“借鸡下蛋”、“放水养鱼”、“筑巢引凤”等用语都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在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大量公文中,作者是非常注意有关成语、典故、谚语及群众口头语引用的,以把深奥的革命道理浅显地告诉给干部、群众。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例,引用的古语、成语、典故等就有20多处。

歇后语也是增进公文用语形象生动美感的一个方面。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等。不过对歇后语的使用要慎重,以防用语有失郑重。

(六)节奏鲜明之美

公文不是诗歌,当然不讲究和辙押韵。但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必要时也可运用对偶、排比等句式,把语言写得明快和谐而带有节奏,读着上口,听起悦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的描述没有科学态度的人的那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仅形象地勾画出主观主义的嘴脸,而且左右对称,节奏明快,读起来十分上口。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在列举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时,一口气连用了二十四个四字格的成语和熟语,读起来十分悦耳(详见《邓小平文选》(1975至1982年)第287页)。胡锦涛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2003年3月18日)讲话中所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一个排比句,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语言简练明快。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云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考试
  • 热门专题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申论批改

申论热点写作--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中的一种形式表现,网络问政即指不按传
我要参与已有357人参与

模考

在线客服 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