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忘记密码

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871-5521259 云南分校
【导读】2013年云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需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既需要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扬弃,也需要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现代文化有机融合。换言之,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应与时俱进。

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刻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传承和发扬光大。《周易》里“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所在。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于物质文明范畴;“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中国儒家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精髓是德性,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体现了人本价值取向。《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是儒家德政的具体主张。

中国道家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精髓是顺应自然规律,并通过敬畏自然来完善自我。道家强调人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一种境界称为“物化”,即主客体的融合。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融合的自觉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佛教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精髓是慈爱,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盘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一切生命既是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从善待万物角度出发,佛教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并通过利他主义实现自身价值。

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我们仍然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全球人口超过70亿、财富成倍增长、技术突飞猛进、海量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传承“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耕地保护、勤俭持家的节约理念等精髓,还要学习古人通过制度保护环境的做法。例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不登斧斤是因为春天的树木刚发芽,不能砍伐。何时能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即通过立法对不爱护公共卫生的行为处以重罚,也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不仅要传承,还应与时俱进,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出发不断加以创新。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理念,采用文明的态度对待生态环境,反对野蛮生产、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我国的生态文明水平。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重要标志是文明生产、文明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氛围;实施途径是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

从实际出发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发达国家的事情,我国还没有到那个阶段。这种看法并不全面。纵观世界文明史,工业文明并不排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农业文明依然存在;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与工业文明并不对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们不能到工业化完成后再建设生态文明,资源环境条件也不允许我国走粗放的发展道路,而要用先进理念引导发展。事实上,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后,我国启动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生态优先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为基础进行人口和经济布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合理控制资源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产出率;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气象、洪水、海洋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转变思想观念,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改变那种“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减少个别地方出现的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口号的情形;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当然,从基本国情和阶段特点出发,我国生态建设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而要把握好一个“度”;需要推动发展理念由注重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向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推动生态建设由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地理条件向生态保护产业化、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指标纳入统计和考核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关心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的生态文明水平迈上新台阶。

2. 保护生态环境,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海洋等资源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等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在采矿中对共生矿、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把废物转变为可用资源。又如可以利用采煤产生的煤矸石发电和生产建材产品,利用煤层气发电,既可以增加能源供应,可以减少瓦斯爆炸对矿工的威胁,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应该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是生产力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不是放弃发展,而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应从源头减少废弃物排放,施行清洁生产,解决重金属对水源、土壤等的污染、农村污染、大气污染及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保护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减少环境突发事件。进一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和矿山复垦,使我们有一个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 转变增长方式,铺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避免人类文明的衰退乃至湮灭,诚如恩格斯所说,“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见效,一个基本的标准是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应推动生产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能循环、高效率转变,应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量入为出而不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应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绿色矿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创新能力,把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实现由主要靠物质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和技术进步促进发展转变;按照生态功能区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 统筹城乡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出现了热岛效应、灰霾天气多发、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因此,应推动城乡建设由规划变得快、功能分区乱、形象工程多、使用寿命短向规划适度超前、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物经久耐用的转变,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规划好城市功能分区,减少“睡城”和“潮汐式”交通拥堵;修改建筑物使用寿命标准,尽可能减少“大拆大建”行为。开展典型城市和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试点,在200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为干线、公共汽车为衔接、自行车和人行道相配套的道路体系;鼓励公众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支撑城市的运转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

应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法规、标准和技术体系,形成制度安排。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经济政策,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健全环境税和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各项政策的有机融合;随着我国城乡居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然而,保护环境尚未成为群众的普遍文化需求。因此,应通过宣传引导社会破除铺张浪费、比阔气、讲排场等陋习,提倡适度消费、节约光荣,毕竟房子再大睡觉只要一张床,汽车再豪华只是代步工具。开展生态文明活动,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教育和培训应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内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文明风尚。只有全社会参与和共同努力,充满活力的生态文明才会实现。(周宏春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云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考试
  • 热门专题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申论批改

申论热点写作--微博问政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中的一种形式表现,网络问政即指不按传
我要参与已有357人参与

模考

在线客服 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