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忘记密码

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871-5521259 云南分校
【导读】2013年云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申论突出关键词

3.重复词语
    重复是申论作答中常见的问题。重复主要有两种现象,其一,一句话中反复出现同一个词语,另一个方面一份答卷中出现大量的重复内容。
例如:2012年联考题目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6,概括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考生答卷:    “动物福利立法,对于动物产品产业发展,动物产品出口,人类精神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物福利立法,保护了动物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动物产业的繁荣发展,因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为动物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二、通过动物福利立法,有助于动物产品出口,当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运用动物福利条款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通过动物福利立法,有助于破解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有利于我国动物产品出口;    三、保护动物福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志,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动物福利立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只有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提供最大的效益。”
这是2012年多省联考某位考生的答卷,字数超过300,明显不符合要求。导致其超字数的原因之一是“动物福利立法”、“动物”等词语重复使用。题干中问“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就暗示考生“动物福利立法”这个词不再作为评分的关键词,应尽量减少使用。
病句分析:
“动物福利立法,对于动物产品产业发展,动物产品出口,人类精神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头已经明确说明“动物福利立法”,后面作答再重复提“动物”显得多余。简化后:“动物福利立法,对于动物产品出口、产业发展,人类精神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动物福利立法,保护了动物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动物产业的繁荣发展,因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为动物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因为在开始的总括句中已经提到“动物福利立法”,因此分句中没必要逐条列出;中间的语句“因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是对前面两句话的重复表达,应删减,以突出关键词。
“二、通过动物福利立法,有助于动物产品出口,当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运用动物福利条款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通过动物福利立法,有助于破解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有利于我国动物产品出口”。该句不仅重复前面的话语,而且答案偏离“意义”,过于偏重分析动物福利立法的原因。而且,前面的第2 小句“有助于动物产品出口”与最后小句“有利于我国动物产品出口”,完全重复表达。
“三、保护动物福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志,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该句表达有问题,重复使用“一个”词语。
“四、动物福利立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只有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提供最大的效益。”该句意义的作答中,对“和谐”三次重复。除“和谐”外,无法突显“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关键词。
按照分析,将重复语句去除,微作调整后的答卷如下:
简化答案:
“动物福利立法,对于动物产品出口、产业发展,人类精神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动物健康成长,推动动物产业发展,切实保护动物利益;    
二、打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动物产品出口,提供法律支持;    
三、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人类教养,尊重动物生存权利,;  
四、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该考生答卷的基础上,删除重复语句,字数仅仅180个字,而且涵盖了考生的所有的答题要点。因此,答题语句重复,不仅掩盖答题要点,也不能将关键词呈现出来。还说明该考生的答题要点不全面。可以通过参考答案,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
    “一、促进动物健康成长、动物产业繁荣,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提高生产效益。
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三、提高执行标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
四、扩大道德关怀的范围,提升对生命的尊重度,提高人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
五、保护动物物种及生态平衡,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
六、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答案关键词突出,答题要点明显比考生的答案全很多。因此,语言简洁、不重复使用词句,是答题要点全面的必要条件。
4.啰嗦语句
啰嗦在《辞海》中的定义:“言语繁复,(事情)琐碎、麻烦”。申论答题啰嗦的意思不仅是言语繁复,还有语意重复,即同一意思使用相同或不同的话语,毫无逻辑的任意使用。
申论答题语句啰嗦,其原因在于不会使用关键词作答,即使使用关键词作答,也会被啰嗦的语言掩盖掉,严重影响得分。
      大部分考生唯恐词不达意,语言啰嗦繁复使用,导致卷面不清晰,难以取得高分,这也是长期以来申论考试平均分不高原因之一。
通过对三位考生对2012年北京市申论考试第1题的作答情况来进行分析:
“题目: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总结现在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字”
考生A:
“工程质量建设原因: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够,工程建设速度过快。与经济发展速度一样,中国各地区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程数量激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数量激增的同时,忽视了按规律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工程施工方案不够科学合理。把目标定一切为经济发展,施工方缺少科学规划,监管方对于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纠正。三是社会现象所致。海量信息裹挟着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个人的头脑,人的焦虑情绪不断增加,思想浮躁,追求移位,缺少社会责任感,出现该合格的建材不合格,不能上马的工程上马了。”
该考生的答案语言啰嗦,重复。关键词句的解析性语言过多,同一表达用语反复使用。   
病句分析:
1)“与经济发展速度一样,中国各地区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程数量激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数量激增的同时,”这句话极为啰嗦,作答时应该直接说明后面的问题,没必要填加大量的前缀语言。“忽视了……”这句话表意不明,过于啰嗦,在该题目的材料中,按规律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重视质量”,因此这句话用“忽视质量”一个关键词代替就可以表达清楚。
2)“把目标定一切为经济发展,施工方缺少科学规划,监管方对于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纠正。”这句话啰嗦的很经典,我们通过字面看其混乱的顺序:“施工……监管……施工……”,主体反复交叉使用。
3)“海量信息裹挟着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个人的头脑,人的焦虑情绪不断增加,思想浮躁,追求移位,缺少社会责任感,出现该合格的建材不合格,不能上马的工程上马了。”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价值观、焦虑情绪、责任感”,除此之外,其他用语基本上都可删去,该考生的其他啰嗦语句造成得分点不突出,减低分值。
突出关键词。
在该考生答卷的基础上进行简练,稍作修改,得出如下答案:
“原因: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够,工程建设追求速度,忽视质量。二是规划方案不科学。施工方质量造假,监管方管理不严。三是价值观缺失。公众情绪焦虑,社会责任感缺失”。突出关键词作答后,该考生的答案明显较少,可反推出其答题不全面。
考生B:
“一是工程建设速度过快。为赶工期,草率峻工;为保质量重复搞投入,重复搞建设,重复搞施工。二是工程施工监管体制不完善。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纠正不及时;对于选材把关不严,劣质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区;对于工程峻工验收中的问题缺少质量第一的观念;对于工程的投入使用的乘载规定不能严格执行,超标准,超性能使用问题突出;三是规划设计不够科学。投资增长速度过度过快;工程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动工建设,并边建设边申报,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四是政府对民众生活问题解决不力。对于涉及民众切身的经济、生活等问题关注不够,解决不力,导致民众不能合理按规定使用工程。”
该考生的答卷与考生A相比,关键词相对突出一些,而且语言也相对精练,但是语句仍然比较啰嗦。
病句分析:
1)“一是工程建设速度过快。为赶工期,草率峻工;为保质量重复搞投入,重复搞建设,重复搞施工。”该句中“为保质量重复搞投入,重复搞建设,重复搞施工”的“重复”二字使用了三次,极为啰嗦,而且存在语句,为保质量重复施工是正确的。其语句啰嗦导致表达不明确。如果使用“忽视质量、重复施工”作答,既能够突出关键词,语言也简练。
2)“二是工程施工监管体制不完善。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纠正不及时;对于选材把关不严,劣质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区;对于工程峻工验收中的问题缺少质量第一的观念”。
主旨句啰嗦,该答卷就是针对题干中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所以“工程施工”去掉,留下关键词“监管体制不完善”即可。
分析部分的三个“对于”重复,应去掉。三个分句虽然呈排比分布,结构相对工整,但是语言不简洁,关键词不突出。第一分句“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纠正不及时”,只留“问题纠正不及时”就足以说明该方面的原因;第二分句“对于选材把关不严,劣质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区”,只留“选材劣质,产品不合格”就比较全面的说明选材和产品两方面的问题;第三分句“对于工程峻工验收中的问题缺少质量第一的观念”,则说明了验收造假的问题,没必要用啰嗦的语言去表达。
3)“三是规划设计不够科学。投资增长速度过度过快;工程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动工建设,并边建设边申报,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
    主旨句的问题是语言意思重叠,“设计”本身就包含在“规划”之中,不能并列使用,可以简化为“规划不科学”,突出了“规划”,也说明了原因。
分句中问题较多。由于语言比较啰嗦,放在整体答卷中,找不到关键词。第一分句“投资增长速度过度过快”,“速度过度过快”的表达极其啰嗦,也不能清晰的明白考生要表达什么。仔细深思其意思,该句用“投资过热”来答题的话,即简单明了,又说明的“快”和“过度”的问题。第二分句“工程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动工建设,并边建设边申报,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二小句“并边建设边申报”完全多余,可直接删除;第一小句“工程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动工建设”的啰嗦之处在于已经说明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又阐述了问题的过程性,而题干只要求分析原因,该小句如果用“手续不全,急于开工”则关键词醒目突出;第三小句“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则是在重复该条的主旨句。
    4)“四是政府对民众生活问题解决不力。对于涉及民众切身的经济、生活等问题关注不够,解决不力,导致民众不能合理按规定使用工程”

2013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职位表 职位对比 报名200问 报考指南 报名答疑 通关课程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云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考试
  • 热门专题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模考

在线客服 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