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18:39:47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yn.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云南华图教育
★事业单位咨询\资料\备考群★
苏州园林
蒋蓉蓉
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文按照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展现了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包括: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等,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这一完美的艺术整体展现给每一位读者,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园林的热爱和赞美。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阅读全文,正音辨字。
(2)进一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能根据语境具体分析。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培养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书指导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围绕说明内容组织材料的方法,了解我国园林的发展、南北风格异同、构成要素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园林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能根据语境分析常用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二、说学情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中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进行学情分析很有必要。八年级的学生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上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探讨课文结构、内容的能力。就本课而言,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继《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这两篇规范的说明文后,学生对于说明文文体的知识(说明文的定义、分类、特征、说明方法)和建筑美的感悟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对文章的细致分析上还需要一定的引导。这都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方式。在本课的教法上,我将主要采用阅读指导法和启发提问法。以阅读为主,过程中穿插教师提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整个教学内容,学生边读边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和说明方法。
四、说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渗透。在遵循“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理念指导下,我确定如下学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播放苏州各大园林景观图片,继而提及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狮子林、退思园等,从而引申至课题——苏州园林,请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增强感性认识,避免因教材说明性强而影响阅读兴趣。
2、提问: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苏州诸多园林的共同点吗?请大家阅读《苏州园林》,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找出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会请全体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强调需要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学生朗读全文后,我会向他们提问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苏州诸多园林的共同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出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是一幅幅“图画”、“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其次,我会进一步有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对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概括性语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此外,作者在文章后班部分也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了这些特点。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依据文章中的句子来一一进行说明,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理解。
我会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怎么去说明以上四个特点的,又是用怎样的语句去描绘的。例如,当学生找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时,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技术”这两个词语的差异,“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作者这样的表达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带给人的审美情趣;当学生在浏览苏州园林的第四个特征——近景远景的层次时,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所说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是什么意思,结合多媒体展示园林图片,帮助学生明确: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对于文章中的其它语句,我也会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的方法来加深理解。
此外,我也会引导学生发现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实例来说明说明方法的作用。如:文中有写到“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以及“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都是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即苏州园林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
与《中国石拱桥》一文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不同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尝试使用其中一种来进行说明。
(五)课堂小结
本环节,我会请学生朗读全文,并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明确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晰易懂。
(六)布置作业
参照课文研讨与练习部分,我将布置以下作业:运用目前积累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介绍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此外,我也会推荐学生阅读 《自读课本》第三册中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一文,以拓展学生视野,获得更全面的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内容的依据,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地凸显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记忆。具体如下:
(编辑:云南华图)
贴心微信客服
10000+
阅读量15000+
粉丝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