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5年国考申论优秀范文: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

2024-06-30 16:21:5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yn.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云南华图 云南华图联系方式

★国家公务员咨询\资料\备考群★

【导读】2025年国考公告预计2024年10月中旬左右发布,备考需要有计划有目标,云南华图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国考申论备考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备考效率。


  申论给我们造成的痛苦,主要来自于知识性技巧,这包括了对趋势预测、热点追踪以及各题型的解题技巧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量地积累可用的热点素材,并不断去练习才能看到成效。因此,我们将定期发布申论的热点和范文来帮大家储备自己的素材库。

【扫码查阅国考考情解析】

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颠覆性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社会治理模式都迎来重要变革期。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监管跟不上、用户学不会、风险找不准、应用不到位等适应性问题。可见,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已成为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的时代任务。【批注1】立意。

  促进人智协同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AI生态。【批注2】分论点1。在当前人类社会、物理世界、数字空间协同发展的三元世界中,人、计算机、AI等已呈现出“人智协同”模式,即人类智慧与AI系统有效协作,在处理复杂任务和价值创造中有机融合人的创造性思维与AI的智能计算能力。人工智能不应被视为单纯的工具或产品,而应充分考虑其对人类社会、文化乃至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因此,在开发AI技术和开发相关产品与服务时,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将人类社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法制规范、生态环境等内在需求纳入AI生态通盘考量,确保AI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与人类社会价值相悖的负面应用。【批注3】道理论证。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弥合AI新型数字鸿沟。【批注4】分论点2。普及AI知识、提高公众意识,是让每一个人理解AI、拥抱AI的必由之路。AI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带来了新型数字鸿沟的问题,少部分人通过掌握AI技术或者应用正快速融入数智化社会,但大部分人尤其是“一老一少”等信息弱势群体面对AI仍然无所适从。因此,政府、教育机构、公共文化机构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多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机会,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I技术。【批注5】道理论证。例如国家图书馆开展的“关爱夕阳”课堂智能化培训、武汉大学开设的数智教育系列课程和图书馆的“AIGC工具培训”、南京大学开设的“AI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等都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生动案例。【批注6】举例论证。

  建立负责任的AI治理制度,筑牢信息安全底线。【批注7】分论点3。利用好伦理规范、法律法规、技术保障等推动AI技术朝着通用、可信、负责任的方向发展。AI技术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即“双刃剑”效应:一方面,AI应用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另一方面,大模型训练中的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屡见报端,筑牢信息安全底线刻不容缓。AI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2023年7月,我国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对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进行了规制。【批注8】引用论证。

  推动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发展,是时代任务、历史任务。我们应站在为全球数智文明建设负责的高度,通过技术创新、教育拓展、应用推广、案例共享等方式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与全球同行者共同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的新篇章,共创人类数智文明的美好未来。【批注9】回扣主题,发出呼吁。

  (文章来源:《人民网》,稍作改动)

材料小结

  1.核心内容:构建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

  2.理论总结:

  作为最具颠覆性的新兴技术之一,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红利,也伴生诸多现实危害和风险挑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指出的,要带着“一种紧迫感、一种全球视野和一种学习者的心态”来应对这项技术,各国应展开协调并设定红线,争分夺秒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作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大国,中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道德及社会问题研究,本着审慎包容、坚守底线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正能量。

(编辑:mengxyi)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微信加客服咨询更多信息
华图国考信息汇总专题
云南华图:ynhtjy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00000+
粉丝
1000+
点赞数

在线客服×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