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言语模块之问句技法

2017-09-25 14:14:5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yn.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云南华图教育 云南华图联系方式

★国家公务员咨询\资料\备考群★

【导读】言语模块之问句技法——云南华图教育,2018国考备考,国考备考指导,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国考笔试时间,云南华图官方微信:ynhtjy,官方微博@云南华图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试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

更多招考信息请关注云南华图官方微信:ynhtjy,官方微博:云南华图。

【云南华图】丁卫霞

言语模块中经常出现一些问句,可以通过问句的形式来判断文段的重点,继而与选项匹配,得出答案。问句通常有三种情况: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下面分别来介绍:

一.设问句:有问有答,重在回答。

【例】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成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儿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这些有机物质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

最能准确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有机物质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会消耗能量

C.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D.食物能够释放能量

【解析】问句后面有回答,即为设问句,重点看回答,即主旨句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与之相符的为C项。A项是围绕前两句得出的,过于绝对,排除;B项是针对第三句得出,但文中有“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而B项将“只要…就…”充分条件去掉,不符,排除;D项是围绕例子来展开的,排除。故选C。

二.疑问句:不确定性。单独的一个问句,只是质疑,没有回答,通常作者是不确定的态度。

【例】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后亚、非、拉美作家占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解析】尾句以问句形式提出疑问,“是否意味着……”代表作者不确定的语气,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一定使文学作品失去魅力,对应A项的“可能”,而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答案为A。

三.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考生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例】眼下涉及教育的话题,时常会出现“两军对垒”:一边是教育专家,苦口婆心地说,成功的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边是家长和老师,一致认为“考试唯大,分数至上”。专家指出,这样的“功利心”使得孩子们的天性与兴趣都被无情的扼杀了。但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家长不想方设法让孩子考名校,还能有什么更明智的选择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B.教育专家的观点脱离生活现实

C.现在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D.家长的“功利”选择出于无奈

【解析】首句提出教育问题,再引出专家的观点,后面通过转折“但”引出以反问句形式的重点句,表明家长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只能自己想办法让孩子考名校,与之相符的唯有D项。

(编辑:云南华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微信加客服咨询更多信息
华图国考信息汇总专题
云南华图:ynhtjy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00000+
粉丝
1000+
点赞数

在线客服×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